近日,教育部社科司正式公布“202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名单”,智语实验室董洁博士申请的“生成式音乐模型对失语症群体言语功能提升的脑影像评估研究”项目和驻站兼职科研人员童玲副教授申报的“情感认知线索协同下的中文唇语识别方法研究”项目成功获得立项。

董洁博士长期致力于失语症患者言语功能的评估与干预研究,目前聚焦于失语症不同亚型的精准评估与分类方法创新。在该项目中,她将重点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与多模态脑成像手段,构建基于语音信号与磁共振脑功能成像的智能评估模型,系统探索不同失语症亚型在语言加工过程中的神经机制与行为表现关联。研究将进一步结合智语实验室在高精度语音采集与脑成像分析方面的平台优势,深入揭示语言功能障碍背后的认知神经基础,为临床诊断和康复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董洁博士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为西安外国语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智语实验室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失语症亚型的语言功能智能诊断、非流畅性失语症干预效果评估等。自2021年3月加入智语实验室以来,董洁博士持续开展语言认知与神经康复方向的跨学科研究,获得过多个基金支持,此次项目获批标志着其在失语症临床神经语言学领域的研究实现阶段性突破。

童玲副教授主要关注机器唇读研究,目前聚焦利用表情等情感线索校验中文唇语识别模型的方法创新。该项目聚焦听障人士的语言康复需求,通过探索唇语模型对语言特征的提取、利用表情情感线索纠偏文本来实现高精度的中文唇语识别新方法。研究将依托智语实验室自然语言处理专业团队力量,深入探索基于深度学习的中文唇语识别模型的构建与优化方法,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听障人士进一步融入社会提供新思路。
童玲副教授于2020年9月进入智语实验室开展兼职科研工作,持续开展计算机视觉、情感计算等相关研究。此次项目的获得,标志着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听障患者通过视觉信息开展听力康复的研究获得认可。目前该项目正逐步开展数数据集构建与唇语模型搭建等工作。